又到了一年七夕节,在古代七夕节也叫乞巧节,源自一个古老而美丽的爱情故事。相传,牛郎与织女因爱结缘,却遭王母娘娘阻挠,被迫分隔银河两岸,唯有每年七月初七,方能在鹊桥相会。
在民间关于七夕有不少说法,其中就流传着“七月七必下雨,牛郎织女泪渏渏”的民谚,那大家发现没有,就是每年到了七夕节前后,就常常出现下雨的天气。这又是为什么?在七夕当天下雨好不好呢?
七月初七下雨的传说
其实古人也早就发现了这种规律,但是他们却也搞不明白是什么原因。因此就认为这是因为牛栏和织女相会了,双方因为重逢的喜悦与离别的哀愁,天空似乎也为之动容,降下绵绵细雨,仿佛是牛郎织女相聚时流下的泪水,掉落到了凡间,就形成了雨水。
在过去古人发现了一年中有些日子很特殊,不只是在七夕会下雨,还有像五月十三日也常下雨,老话说“大旱小旱不过五月十三”,而古人对此的解释就是这天是关公磨刀的日子,所以会下雨。
另外还有在农历的五月十八日,也常会出现下雨,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更是如此,古人就把五月十八下雨被称为“洗街雨”等等。
再加上七夕节也是如此,那为什么这些日子爱下雨呢?尤其是在七月初七日这样的日子常下雨呢?
为什么七夕这天爱下雨?
然而,当我们以科学的视角审视这一现象时,会发现“七夕必下雨”并非全然是神话的演绎。
农历七月初,正值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雨季,这一时期,东南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频繁交汇,形成了丰富的降水条件。
因此,七夕前后出现阴雨天气,实则是自然规律使然,与牛郎织女的传说并无直接关联。但正是这种巧合,让古老的民间传说与科学的自然现象不谋而合,赋予了七夕节更多的神秘与浪漫。
七月初七下雨好不好?
对于七夕下雨好不好,我们可以从老祖宗传下来的谚语了解一下。在民间就有农谚“七夕天河现,凡间谷米贱”。
说的是七夕节这天晚上是晴天,连银河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就说明今年的收成不错。也是因为老百姓的粮食都丰收了,所以粮食的价格也比较便宜。
相反,在七月初七这天如果下雨了,那就不是好兆头了。在民间就有与之相对的“七夕雨淋淋,三秋愁死人”,不仅反映了古人对天气变化的敏锐观察,更蕴含了深厚的农耕智慧。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在七夕这天下雨了,那么在后面三秋期间雨水也多,这样农民就会发愁了。
在过去民间还有“雨落七月七,阴雨连绵到十一”、“七夕打雷,遍地是贼”等说法,都是说明了在七夕节的时候下雨,预示着后面的雨水充足,而这却并不是农民期望的,只因这样的天气对农业很不利。
在古代,农业生产高度依赖天气条件,七夕节的天气状况往往被视为来年收成的预兆。晴天意味着阳光充足,有利于作物生长;而雨天则可能带来病虫害的滋生和作物产量的减少,从而影响到农民的生活水平。
另外在七夕后就是处暑节气了,在民间就有“处暑下雨万人愁”的说法,也是说明处暑节气后农作物要收获了,此时降雨对收获不利,也不利于粮食的晾晒等。
不过对于现代人而言,七夕雨落或许不再直接关联到农作物的收成,因为现在都是机械化采收了,而且农民也不完全是靠天吃饭了。
但也不完全是没有影响,七夕是传统情人节,是很多情侣出门游玩、约会的好日子,如果下雨的话就会影响他们的行程。
今年的七夕到了,你家乡是下雨,还是天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