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捶背到底好不好?医生建议:过了50岁,捶打身体这几点不能忘

经常捶背到底好不好?医生建议:过了50岁,捶打身体这几点不能忘

比如说,捶背力度过大,容易导致软组织损伤。背部的肌肉和筋膜在长时间的捶打下,会变得疲劳,甚至可能出现微小的撕裂。这种损伤虽然不严重,但积累起来会对身体造成不小的影响。

陈医生顿了顿,拿起桌上的一支笔,开始在纸上画了几个人体背部的简图,他表示背部有很多重要的肌肉群和神经,比如肩胛骨周围的肌肉,如果捶打过重,可能会导致局部的神经压迫,出现麻木或者疼痛的症状。

张大爷听得认真,连连点头:“那是不是说以后就不能捶背了?”陈医生说不是不能捶,而是要讲究方法。尤其是过了50岁,捶背时要注意这几点。

过大的力量会损伤肌肉和软组织,建议以自己感觉舒适为准。一般来说,捶背的力度应该以微微感觉到酸痛为宜,而不是用力过猛。虽然捶背对身体有好处,但频率太高也不好。每天一次,每次10-15分钟即可,不要过于频繁。

捶背时要避免捶打脊柱和骨骼部位,主要集中在肌肉丰富的地方,比如肩胛骨周围和下背部的肌肉群。脊柱和骨骼部位的捶打容易引起骨质损伤,尤其是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更要注意。

捶背时要保持放松的姿势,最好是坐在椅子上,靠着椅背,这样能减少背部的压力。如果是躺着捶,建议在背后垫一个枕头,保持脊柱的自然曲线。

有些人喜欢用按摩棒或者按摩椅,这些工具虽然方便,但使用不当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使用时要注意调整力度和时间,不要长时间对一个部位进行按摩。

超过50岁的成年人中,有68%的人经常感到背部不适,而其中48%的人表示捶背能缓解他们的症状。然而,这些人中有23%在捶背后出现了新的问题,比如肌肉酸痛加剧、皮肤红肿等。捶背确实有助于缓解背部不适,但如果方法不对,反而可能带来负面效果。

此外,陈医生还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适度的捶背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捶背可以释放体内的内啡肽,这是一种让人感觉愉快的化学物质,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对于老年人来说,适度的捶背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还有助于心理健康。

张大爷听完这些,不禁感叹道:“没想到这捶背还有这么多讲究,以后我得好好注意了。”陈医生笑着点头:“是啊,老张,养生之道在于平衡,不管是捶背还是其他养生方法,都要讲究适度和科学。过了50岁,我们更要关注身体的变化,合理调整生活习惯,保持健康。”

张大爷深受启发,回家后,他把医生的建议告诉了儿子,两人一起研究了如何科学地捶背。每天晚上,张大爷会按医生说的姿势坐好,儿子轻轻地给他捶背,力度和频率都控制得当。慢慢地,张大爷的腰背痛症状明显改善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好了不少。

每天在给自己捶背的时候,他还会琢磨,怎么能让这捶背变得更加科学、更加有效。说起来,捶背其实是一门古老的养生之术,早在几千年前的中医典籍里就有记载。

拍打疗法是一种通过拍打身体特定部位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的方法。古代的医者们认为,拍打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自愈能力。

张大爷决定做个实验,他每天在不同的时间段捶背,看看效果有什么不同。结果发现,早晨起来捶背,感觉整个人神清气爽,腰也不酸了。

而晚上睡前捶背,则会让人感觉特别放松,睡得也香。于是,张大爷开始早晚各捶一次,每次控制在十分钟左右,慢慢地,他的身体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

张大爷的儿子看到父亲这么认真地研究捶背,也感到很高兴。他觉得,老爸退休后,不仅找到了一个健康的爱好,还因此变得更加积极向上,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这让他更加愿意每天帮父亲捶背,毕竟,这是一个让全家人都受益的好习惯。

捶背虽然是个简单的动作,但其中却蕴含着许多科学的道理。过了50岁,我们要更加注意身体的保养,不仅要了解捶背的正确方法,还要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才能真正做到健康长寿。

关于捶背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

[1] 陶丽丽.健康支持性环境的建设情况对居民身体活动水平及饮食行为的影响分析,中国健康教育, 2023-05-20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